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

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

8月2日7时0分,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0秒钟,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,继续飞向火星……

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(赵竹青)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,8月2日7时0分,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20秒钟,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,继续飞向火星。

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,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太空中飞行约230个小时,距地球约300万公里,各系统状态良好。

本次3000N发动机点火,在完成轨道修正的同时,验证了发动机在轨的实际性能。后续,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动和数次中途修正,奔火飞行6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,通过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,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。

为什么要进行中途修正呢?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环绕器技术副总负责人朱庆华介绍道:“现在很多汽车都具有车道保持功能,如果车偏离了自己的车道,就会自动修正方向,让车回到原本的车道上来。火星探测器的轨道修正与之类似,但不同的是火星探测器要修正的不仅仅是飞行方向,还有飞行速度等多个变量。而在茫茫太空中,探测器也没有道路标线作为参照物,因此难度很大。”

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过程中,探测器会受到入轨偏差、控制精度偏差等因素影响。由于探测器长时间处于无动力飞行,微小的位置速度误差会逐渐累积和放大,如果不进行修正,将使探测器错过火星,导致“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的严重后果。因此执行飞行任务时,需要制定地火转移轨迹中途修正控制策略,包括每次修正的时机、每次修正速度增量大小及速度增量方向。实际任务中,科研人员需要根据中途修正策略完成对应的探测器姿态和轨道控制,确保探测器始终飞行在预定的轨道上。

中途轨道修正的关键在于修正时机的选择以及每次修正的实施精度。科研人员综合考虑当前实际轨迹偏差、导航偏差及推力偏差确定修正时机,同时采用在轨标定技术确保每次中途修正的控制精度。

此前本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精准地将火星探测器送入了预定轨道,使得这次轨道控制的主要目标不再是入轨精度修正,而是要完成轨道控制3000N主发动机的第一次工作和在轨标定,此后还将根据探测器实际飞行状态,利用中途修正对发动机的推力和方向等持续标定,迭代优化中途修正策略,最终保证探测器能够准确地进入火星捕获走廊。

(责编:赵竹青、吕骞)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为您推荐

2025年全国建筑业AI+安全生产履职尽责隐患清零专项培训

为了响应2025年全国第24个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号召,推动安全防范知识和安全理念深入人心,强化全员安全意识、提升应急能力、推进人工智能、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等在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普及应用。

直播:2025第六届世界一流企业研发与创新管理论坛(二)

2025第六届世界一流企业研发与创新管理论坛,2025年6月10日 9:00-18:00,现场直播!

直播:2025第六届世界一流企业研发与创新管理论坛(一)

2025第六届世界一流企业研发与创新管理论坛,2025年6月9日 9:00-18:00,现场直播!

直播 | 2025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暨“一带一路” 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决赛

人民视讯 2025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暨 “一带一路”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由中国侨联、中国龙舟协会指导,福建省体育局、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。2025年5月31日,2025福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暨 “一带一路”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决赛在仓山区浦下河福州龙舟主题公园举行。

直播 | 北京PETMR临床应用学术交流会之二-PETMR在腹部肿瘤应用价值

人民视讯 2025年5月22日14:00,聚焦PET/MRI 在腹部肿瘤应用价值学术会将线上直播。会议由上海全景医学主办,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杨志、空军总医院李立伟等专家,围绕 HER2 靶向药物、消化系统肿瘤诊疗规范、精准放疗等展开分享,结合多学科圆桌讨论影像在 MDT 中的作用。

返回顶部